
激發靈感的科技
數位化時代之光 以最高精準度和蔡司半導體的數位化技術
今日造就明日科技
我們的日常生活逐漸數位化:資料透過光纖和5G可瞬間傳輸;我們透過自駕車可以更輕鬆的從A地到B地;透過人工智慧可更快取得更好的結果...這些都對IT系統的運算能力和效能造成巨大的壓力-半導體產業面臨生產更小、更強大和更節能電腦晶片的挑戰。蔡司半導體製造科技面對這些挑戰,我們為全球晶片製造商提供具奈米等級的高精密光學產品,用於半導體生產、未來科技和日常生活的數位化。
數位化時代的核心
現在讓自己沉浸在迷人的半導體世界中數位化是一切的起點
超級電腦「克雷一號」
超級電腦現在竟然可以放在口袋裡
讓我們回到1976年,第一台超級電腦「克雷一號」的尺寸有如一台車,重量達5.5噸-每秒可以處理1.6億次數學運算,以當時的標準來說是高速,但現今的智慧型手機可輕鬆達到百倍的速度,還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原始的超級電腦現在可以放進口袋裡-也歸功於蔡司半導體製造科技的微影光學技術。
摩爾定律
數位化時代的領航者
1965年-克雷一號問世前11年-「電子學」雜誌刊登了英特爾共同創辦人高登.摩爾的文章。他對以電晶體為基礎的記憶體裝置的未來發展論述被稱為摩爾定律:
![]()
固定尺寸的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隔約兩年便會翻倍。
摩爾定律仍持續進行著
逾半世紀後,摩爾定律仍持續進行著-且看不到盡頭。蔡司是突破技術極限和續寫摩爾定律的領航者。

微影光學
無數的「沙粒」在高精度製程中變成晶片。關鍵要素:光、矽晶圓以及世界上最精準的蔡司半導體微影光學投影鏡組。

解析度與精準度
利用365、248和193奈米「深紫外光」(DUV光)範圍內的波長,以深紫外光微影技術製造晶片。

下一個半導體突破性技術
極紫外光-透過13.5奈米波長和鏡面區塊的精準對齊,EUV是微影光學的下一個突破性技術。

更多光線確保更多細節
隨著EUV微影進一步發展至High-NA-EUV微影技術,可在晶片上增加三倍光學成像結構,將摩爾定律延續到2030年的基礎。

數大力量大
蔡司半導體擁有集結超過1,200個合作夥伴的強大網絡。蔡司與荷蘭的艾司摩爾建立策略夥伴關係,艾司摩爾是全球最大的晶圓曝光設備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