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蔡司半導體技術光學製程
激發靈感的科技

數位化時代之光 以極致精密度與蔡司半導體科技實現數位化

今日奠基明日科技

我們的日常生活正日益數位化:光纖與 5G 以破紀錄的速度傳輸數據,自動駕駛汽車讓我們可以更輕鬆地從 A 地移動到 B 地,得益於人工智慧可更迅速獲得更佳成果...​這一切對 IT 系統的運算能力與效能構成巨大壓力-半導體產業面臨著生產更微型化、更強大且節能電腦晶片的挑戰。​蔡司半導體製造科技正面臨這些挑戰,我們為全球晶片製造商提供奈米級的高精密光學元件,應用於半導體生產、明日科技與日常生活數位化領域。

數位化的脈動

立即沉浸於蔡司半導體世界的魅力之中

數位化是一切的起點

超級電腦「克雷一號」
兩個人在大超級電腦「Cray-1」前方

現在超級電腦甚至能放進您的口袋

讓我們回溯到 1976 年,第一台超級電腦「克雷一號」的體積如汽車般龐大,重達 5.5 噸,每秒可執行 1.6 億次數學運算,以當時標準而言已是高速運算。現代智慧型手機的運算速度已輕鬆超越其百倍-且這項趨勢仍在持續攀升。​初代的超級電腦現在可放進您的口袋-這也歸功於蔡司半導體製造科技的微影光學元件。​

摩爾定律

數位化時代的領航者

1965年-比「克雷一號」超級電腦問世早了十一年-英特爾共同創辦人高登.摩爾在《電子學》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對以電晶體為基礎的記憶體裝置之未來發展論述被稱為摩爾定律:

高登.摩爾肖像照

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隔兩年便會成長約兩倍。

英特爾共同創辦人高登.摩爾提出的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仍持續推進

逾半世紀後,摩爾定律仍在持續推進-且未見終止的跡象。蔡司是突破技術極限和續寫摩爾定律的領航者。

一道雷射光束顯示晶片結構

突破極限

起初先有光,最終成就了未來科技。

蔡司自 1846 年創立以來,精密光學和創新一直是蔡司基因密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的技術應用於全球各地的顯微鏡、攝影機與醫療設備中,乍看之下往往不易察覺。​若您正透過現代智慧型手機閱讀此文,該手機的晶片可能就是使用蔡司半導體光學元件所生產。畢竟全球約 80% 的晶片皆採用我們策略合作夥伴艾司摩爾的微影系統與蔡司半導體光學元件製造。​

電路板上的晶片象徵晶片的生產

微影光學

無數「沙粒」經高精度製程轉化,最終形成晶片。關鍵要素:光線、矽晶圓以及蔡司半導體在半導體製程中採用的全球最精密之投影光學鏡組。​

員工在無塵室內處理蔡司半導體的深紫外光產品

解析度與精密度

運用波長介於 365、248 及 193 奈米範圍的「深紫外光」(DUV 光),以深紫外光微影技術製造晶片。​

一名員工正在處理蔡司半導體EUV微影照明系統

下一個半導體技術突破

極紫外光-透過 13.5 奈米波長和 mirrorblock 的精密對齊。EUV 是微影光學的下一個技術突破。

蔡司半導體兩名同事在黑暗的無塵室中使用手電筒處理High-NA-EUV微影技術系統

更多光線,呈現更多細節​

隨著極紫外光微影技術持續發展至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微影技術,晶片上可透過光學成像的結構數量將增加三倍,此技術奠定將摩爾定律延續至 2030 年以後的基礎。

一個人手持地球儀,深入了解半導體技術市場

團結協作力量大​

蔡司半導體與超過 1,200 家合作夥伴組建了強大的網絡體系。蔡司與荷蘭企業艾司摩爾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該公司為全球最大晶圓步進式與掃描式曝光機製造商。

蔡司半導體聯絡方式

請隨時與我們聯絡

正在載入表格...

如需了解有關蔡司資料處理的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  資料隱私權通知

選填資訊